书香灵魂 爱满阳光——记我院郑学斌老师的“最美家庭”

编辑日期:2017年11月19日 14:29 作者:9001cc金沙以诚为本 点击数:
字体:【

日前,2017巢湖最美家庭和2017合肥最美家庭评选结果相继揭晓,我院郑学斌老师家庭均榜上有名。颁奖典礼上,郑学斌老师和爱人李冬梅老师的最美家庭事迹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颁奖词写道:一对夫妻,两个园丁。共同的职业,共同的理想。爱岗敬业,传道解惑,夫妻二人皆为教学能手,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美德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儿子品学兼优,兴趣广发。全家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灵魂散发着书香,品性才有温暖的气场。


普通家庭“不普通”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郑学斌老师多年来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多年来,他一直担任班主任,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快乐成长,成为学生心中最信任、最尊敬的老师,被学生评选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候选人之一,2009年所带班级荣获巢湖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在教学上,郑学斌老师勇于创新,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领学生创立了学校首个实体企业“魔幻营养烘焙坊”,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实现了与社会充分接轨,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和能力基础。2017年指导的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大赛荣获省级银奖。同时,郑老师还走遍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为校企联合不断奔走。课余时间,他深入巢湖各个养殖场调查研究,结合养殖新理念,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服务,倡导生态养殖,被巢湖养殖业界誉称为“生态养殖第一人”。近年来,郑学斌老师为安徽企事业单位举办养殖技术达124场,受益人员达10360人次。先进事迹先后被《安徽日报(农村版)》、《巢湖晨刊》登载。主持省级科研二项,市级科研一项,院组教科研四项,省级成果一项,在国内多家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爱人李冬梅,出版散文集《雨是花蕾雪是花》、《破茧而出》,多篇文章被集于各类书籍。在全国20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50万字。2014年征文荣获巢湖市“爱家乡爱巢湖”征文二等奖,2014年荣获巢湖市文学大赛散文组二等奖,2016年征文荣获安徽民建征文优秀奖,2017年征文《遇见》荣获安徽省纪念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三等奖。

儿子郑天羽懂事孝顺,2016年,年仅17岁的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在大学期间一直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要感谢我们的国家,给我们的成长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还要感谢我们的父母,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我们,让我们从传统美德中学会为人做事的原则,也为我们现在的美好家庭,提供了充足的养分。”郑学斌老师和爱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生活上相濡以沫

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是我们生活、工作的驿站,伴侣未必要貌美如花,未必富甲一方,但必须是互谅互让,宽容体贴的。“大学时期深厚的友情和爱情,为我们这二十年相濡以沫的婚姻生活奠定了坚不可破的基础。20年前,我们结婚时一无所有,没有房子,没有家具,没有豪华的婚礼,婚房就是单位一间简陋的宿舍。苦难是通往幸福的垫脚石,如今,经过我们两人同甘共苦、齐心合力,房子、车子、孩子都有了。结婚20年,仿佛弹指一挥间,多少苦,多少难,我们并肩携手一路走来,常忆往昔,心中满是感恩、感激。虽然没有结婚誓言,但我们用行动践行了婚姻的誓言:无论贫病,彼此忠诚,互敬互爱,不离不弃!”郑学斌老师回忆着往事,动容地说。

事业上比翼齐飞

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也都是互相促进,比翼齐飞。2006年,郑学斌老师作为先进人才被引进到我校,成为学校专业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郑学斌老师擅长学科研究,完成多项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2009年、2011年被评为学院科研先进个人;2010年和安徽农业大学合作,申报科研的子项目《发酵松针粉》荣获省级科研成果奖。2016年被评为我校优秀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多次参加学校教学大赛并获奖。

因为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学生需要就是上班的时刻。郑学斌老师平时的工作模式是“5+2,白+黑”,没有休息日,周末也常常在单位加班。熟悉的人对他们俩口子的评价非常高,说他们是革命伴侣,对待工作毫不含糊,相互激励,互相帮助,在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回报了社会。


爱人李冬梅老师工作于巢湖市银屏中学,担任教务副主任之职,还兼任一个班级的语文课和班主任。民建巢湖基层委一支部副主委,巢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她是合肥市第三届骨干教师,业务水平扎实,先后多次被评为巾帼育人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美德教师等称号,教学大赛、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荣获市级以上奖项。8篇教学论文发表于CN级专业教育教学刊物,先后十多篇教学论文荣获市级以上奖项,多次教学大赛荣获市级以上奖项,2016年微课大赛荣获安徽省一等奖。多次辅导学生获奖,2008年辅导学生荣获全国语言汉字文化知识二等奖。

孝悌传家

“我们夫妻二人都是出自本分的农村家庭,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优良传统给于我们更好的滋养。勤俭持家是富足了一个小家,但是只有大家好,才真的好。孝顺双方父母,我们没有觉得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关爱亲人是和睦大家庭从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郑学斌老师说,“我的身世特殊,还没出生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养不活一大家孩子,我才生下来就抱养给现在的家庭。别人家子女对父母的好,我们得双倍奉上,才能对得起养父母的养育之情。我的养父年岁已高,八十多岁,体弱多病,每年都要住院几个月,每次我都是默默地把住院钱打过去,从不让父亲为钱的事担忧。我对夫妻双方的父母一视同仁,从来不区别对待。岳父去世后,岳母的生活起居基本都是我们照顾,衣服鞋袜,日用起居,我们都把她考虑安排好,每隔一段时间探望一下,给她买好各类食品,分装好放在冰箱里,方便她食用。每次岳母需要什么东西,不打电话给她的儿子,而是直接打电话求助我们。”


爱人李冬梅老师说:“我们受到的教育,决定了我们的修为和为人处世的风格。一个小家庭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兄弟姐妹们都幸福了,父母安心了,才是大家庭真正的幸福。作为家里唯一一个大学生,家里的兄弟姐妹都需要我们的帮助,调节兄妹关系,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平时我们在物质和经济上总是无私地帮助双方的兄弟姐妹。他成了家里的主心骨。”爱人的理解和支持,让郑学斌老师少了后顾之忧,多了几分勇气和温暖。一个和睦的家庭,是两好合一好,这才是家庭和睦的真谛!

积极开拓 勇于创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从书本中真正有所获的人,才能明白。为了教科研和写作,即便参加工作20年,他们夫妇仍旧勤于读书。

现在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手机不离手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学生都有手机依赖症,即便是课堂上,也在玩手机游戏。为了让学生远离不良嗜好,上课时,郑学斌老师要求学生自觉交出手机,让课堂成为干净的课堂。为此,他带头交出手机。当然,这种强制性的方法,只适合短期使用,长期以往,就没有效果了。真正好的方法,是从根本上转移学生的兴趣。为此,郑学斌老师建立了烘焙兴趣班,让学生把食品制作的当做兴趣爱好,成功地转移了部分学生的游戏网瘾。

现在,班级大多数学生讨论的话题是如何研发出新产品,如何在大赛中获奖,如何做好营销。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热心公益 不求回报

因为感恩,所以我们希望有所回报;因为心存善念,所以我们更愿意帮助别人。据郑学斌老师和李冬梅老师身边的同事介绍,作为一线教师、班主任,他们一直给予着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们用心去走近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除了帮助他们申请学校资助以外,还时常提供物质上的帮助。

“他们还经常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去福利院给孩子们送温暖、做创城工作问卷调查志愿者、慷慨捐助……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让我们也感受到他们的大爱,也深深感染了我们。”郑学斌老师身边的同事、朋友介绍道。

人间有爱,善良最美。普通的人生,却因灵魂散发出的书香和品性中蕴育的温暖气场而变得不普通。爱,让世界充满阳光。让我们也伴随着阳光向着幸福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