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的相关措施

编辑日期:2021年05月13日 16:08 作者:王敏莉 点击数:
字体:【

1.建立学校与地方政府稳定对话机制。协调好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双方及时互通信息。一方面,学校要及时、全面地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科技等方面的需求,并快速适应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需要全面了解地方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情况、科研进展情况,以掌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因此,应当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稳定对话机制,定期就经济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发现二者结合点,寻找合适的共建模式,实现双方共赢,协调发展。
  2.建立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系统。用人单位作为毕业生的直接使用者,有资格对学校教育质量做出评价。而用人单位的评价信息却是长期以来最难以收集的信息。应当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学校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系统,依托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让学校教育直接与用人单位对接,即在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一个中介,双方及时进行信息沟通、状况反馈,从而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第一,疏通毕业生反馈渠道,直接获取毕业生质量的社会评价;第二,为高校科研提供研究范畴;第三,学生可从中发现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此高校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系统可以先在区域内的大学实现,今后形成全国联网,学校可以通过与他校情况对比,提高自我。
  3.创建大学生实践、创业基地。实践教学是理工科类学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直接涉及到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地方政府在支持高校教育方面,应面向本区域高校相关专业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基地为本区域各类学科领域创设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以供本区域高校的学生集中到基地参与实训、实践。并且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允许大学生入驻,政府给予宽松政策,让大学生直接创业,让其提前直接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基地可以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更多机会。
  4.加强学校与地方的高层次人才交流。教师等理论研究人员与社会上有实战经验者是学校与区域互动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学校与地方的人才交流,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教师可以到实践部门挂职锻炼,对实践部门从理论研究角度进行调研、指导,同时也可以深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发现、提高自身不足;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企业家等具有实战经验者也可走进校园充电,丰富所需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兼职教师教授实践课程、传授实务知识,更新教师结构。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拉近学校与企业界的联系,可培养出两栖型人才,为促进学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提供人才保障。